(来源:遵义晚报)
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95岁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患者王大爷有10余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200/110mmHg,长期控制不理想。1年前,他被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此次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2年,近2天加重”来院就诊。经系统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原发性高血压3级(很高危)、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结合其多项危险因素,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
入院后,医疗团队先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控制血压、纠正心衰等综合治疗。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控制,但活动后仍存在明显胸闷、气促。为明确冠状动脉情况,团队为其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伴钙化,最重狭窄达85%,其他血管亦有不同程度病变。
面对患者超高龄、基础疾病复杂、血管病变弥漫钙化等挑战,手术风险极高。但经全面评估,团队认为支架植入术指征明确,预期术后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显著。科室多次组织病例讨论,精心制定手术方案与应急预案,并与家属充分沟通手术必要性、风险及预后,获得知情同意。
9月25日,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为患者施行PCI手术,成功于前降支病变处植入支架,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王大爷胸闷、气促等症状显著缓解,活动耐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现已出院。
茅台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覃智芳介绍,冠心病是常见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生与遗传背景及吸烟、熬夜、高脂高盐饮食、“三高”控制不良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威胁生命,必须及早规范治疗。冠脉介入治疗作为微创、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能明显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特别提醒,预防冠心病应从平时做起,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运动、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危险因素。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不适,尤其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