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坚果”撬动大市场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国庆假期,位于静海区王口镇的天津蓝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依然机器轰鸣,自动化流水线有序运转,一袋袋来自全球优质产区的巴旦木原料经过投料、打磨、烘烤等多道工序,化作香气四溢、薄壳酥脆的“味娘子”巴旦木,正以日均3吨的产量加紧生产,供应假期国内外市场。

  车间里,企业负责人王洪蕊穿梭不停,眼前一片忙碌景象。她介绍,随着王口炒货节刚刚成功举办,又迎来传统炒货销售旺季,企业假期不停产,开足马力保障市场供应。“我们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引进X光智能检测设备,采用低温慢烘工艺,确保每一颗坚果的品质。”王洪蕊说,正是凭借40余年对食品行业的深耕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作为静海区王口镇第一批走出国门的炒货企业,蓝钻食品目前已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积极开拓市场,今年累计出口巴旦木超350吨。“‘假日经济’和‘炒货节’带来的品牌效应和销售热潮,正为企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王洪蕊说。

  炒货香飘全国的同时,数字仓储正“托”起王口镇产业新活力。

  清晨7点,位于王口镇的京东云仓内早已一片繁忙。面单打印机根本停不下来,拣货小哥手持PDA(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穿梭在货架间,

  

  

  一个个装满瓜子、核桃的包裹正通过传送带装车发往全国各地——这是镇上今年新建的云仓项目中每日可见的场景。

  “目前仓库区已经全部堆满,连走廊都利用起来了。”京东物流王口云仓项目负责人王阳指着“爆仓”的货架介绍。这个今年上半年才建成投用的云仓,虽起步不久却已服务镇上10余家炒货企业,日均发货量达3000余单。

  随着国庆假期炒货旺季到来,云仓迎来了首个高峰考验。王阳透露,目前仓库存储量和发货量较之前翻了一倍。

  “我们就像企业的‘物流大管家’,为客户提供从仓储到配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王阳介绍,消费者一下单,企业订单信息就会即刻推送至仓库,打单、拣货、打包、发货全流程数字化操作,让传统炒货产业搭上智慧物流快车。

  眼下,云仓二期扩建计划已提上日程。小小云仓背后,正是王口炒货产业从传统生产向电商新零售转型的生动缩影——一包包发往全国的炒货,正通过数字物流纽带,让传统小镇“香味”传得更远。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炒货基地,王口镇如今已聚集290余家炒货企业,年产量超60万吨,年销售额近百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30%,产品远销12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王口炒货节观展人员近2万人次,意向成交额4.8亿元。”王口镇副镇长单涛表示,未来,王口镇将继续聚焦炒货产业创新升级,推动企业技改扩能、提升智能化水平,强化“王口炒货”品牌影响力,让这张“名片”在全球市场上更加璀璨。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