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

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

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本报记者李东宇摄 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本报记者李东宇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蕴哲 记者 史晓多

“虽然一直对这个节目获奖抱有信心,但当真正收到获奖喜讯的那一刻,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演员们的表现太出色了,我特别感动。”10月3日上午,得知《祥狮跃九州》荣获金狮奖的消息后,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8年前,魏银拴作为《狮子舞》的演员参与首届吴桥杂技节,并凭借该节目获得金狮奖。如今,经过河北省杂技团和沧州杂技团联手精心打磨与全新创编,《狮子舞》以《祥狮跃九州》之名,登上了第二十届吴桥杂技节的舞台,并再获此殊荣,魏银拴激动万分。他表示,这次节目中设定的20头狮子,对应着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既是对这一杂坛盛事的致敬,也象征着中国杂技艺术的代代相传。一旁的副团长傅志强动情地说:“吴桥杂技节‘回家’,我们的《狮子舞》也再一次荣耀归来!”

《祥狮跃九州》作为集体项目,参演人员多达45人。三伏天里,演员们身着厚重的北狮头套,在高强度训练中挥汗如雨,只为在杂技节舞台上一展风姿。“团队从9月14日便抵达吴桥杂技大世界开始紧张排练,圆形场地缺乏标志物,演员容易失去方向,对环境的不熟悉也增加了受伤风险。”魏银拴说,令人欣慰的是,全体成员迎难而上,最终以精湛的技巧、饱满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功向世界展现了河北杂技的独特魅力。

“《祥狮跃九州》的成功,除了演员全力以赴,更在于其动作难度与表现形式上的突破。”魏银拴介绍,节目首创“狮飞杆”“狮跳头”“五狮踩球过板”等高难度动作。其中,“狮飞杆”要求演员在高杆间完成后空翻并精准夹杆,需要双人配合的极高默契;“五狮踩球过板”则由11名演员叠成三层,在滚动球体上稳步过板,整个过程惊险刺激却又井然有序。

节目在造型、情节和道具上同样进行了大胆创新:为狮子加上角,保留传统韵味又增新意;融入拟人化情节,展现狮子从相识、相恋到双胞胎小狮子诞生的温情故事;将南狮的梅花桩与北狮表演融合,结合升降台、高杆等道具,全面提升观赏性与难度。“我们通过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意和技巧,让祥狮舞出新特色,演出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魏银拴说。

从38年前的《狮子舞》获金狮奖到今天的《祥狮跃九州》再获“金狮”,这些灵动可爱的狮子,生动诠释了中国杂技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的艺术追求。“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向我们发出演出邀请,我们将在人员配置上进一步优化,在技术上持续突破,让‘金狮’舞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魏银拴信心满怀地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