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源
国庆前夕,我来到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前去参谒中朝友谊塔是必需的。中朝友谊塔,是中朝友谊的纪念性建筑,其建筑地址和建筑造型于1958年2月由两国领导人亲自选定和审核,于1959年10月建成。
汽车稳稳地停在平壤牡丹峰西麓的友谊塔下。友谊塔的区域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栽种有矮松、桧树、木兰等1.9万余棵花草树木。友谊塔高度为30米,正面镶嵌有“友谊塔”三个朝鲜文镏金大字,塔身共由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组成,象征抗美援朝纪念日为10月25日,塔顶上有月桂枝环绕,象征着胜利与光荣的巨大五角金星。我们拾阶缓步走近友谊塔,恭恭敬敬地献上我们手中的鲜花,然后向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们三鞠躬,以表达我们的崇敬、怀念和哀思。
绕过友谊塔的正面,塔座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幅长5.6米、高1.8米的浮雕,塔座的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永放光芒”的碑文。我们从友谊塔留有的洞门走进塔内,这里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圆形纪念厅,厅的墙面上有3幅壁画,分别是入朝作战图、胜利图和建设图,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和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建设的壮阔场景。厅的中央有一石函,上面摆放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单。当我从名单上看到烈火中永生的英雄邱少云的名字时,鼻孔不由得一阵发酸。我真想告诉他,今年的9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世界瞩目。邱少云不负祖国人民的期望,在当时反击敌占朝鲜金化以西391号高地的战斗中,被敌人的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烧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地点,忍受着剧痛,坚持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要知道,那时他正值26岁的美好青春年华!当我继续往下看到邱少云的籍贯时,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那从四川铜梁走出来的热血儿郎,却把壮丽的青春永远地留在了这朝鲜的异国土地上。在烈士名单上,还有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与群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舍身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的罗盛教等许许多多我熟悉的名字。
中朝友谊塔,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的标志、象征与见证。当我们从友谊塔内走出时,远在朝鲜的我竟感到我和我的祖国是那样的近,那样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