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收到一封陌生邮件,邀请我参加一场AI创作者的“私密沙龙”。主办方OpenArt我并不熟悉,但邀请函提到,多位当红AI创作者将出席,包括Xania Mone背后的真人创作者,这位AI歌手擅长节奏布鲁斯(R&B)风格,最近刚签下一份价值300万美元的唱片合约。我自然心生好奇。
赴约当晚,我搭地铁来到曼哈顿市中心一幢毫不起眼的办公楼。屋内约二十余人已经就绪,带着几分戒备,准备讨论数月来打磨的AI项目。我得知Xania Monet的创作者特莉莎·琼斯(Telisha Jones)在场时格外兴奋。但很快她的经纪人罗梅尔·墨菲(Romel Murphy)告知我,琼斯已答应接受另一家媒体的独家采访,暂不能对外发言。在专访刊登之前,她将保持沉默,不过墨菲愿意向我讲述她的故事。
据墨菲介绍,琼斯来自密西西比,是位写歌词的诗人,但并不具备可与职业歌手相抗衡的嗓音。即便如此,她仍希望将自己的诗歌谱成歌曲。于是今年早些时候,她开始尝试AI创作。
7月,她在TikTok发布首支MV,由AI生成的表演者Xania Monet倾情演绎她的歌词。这些作品触及单亲母亲、流产等沉重主题,很快引发了共鸣。墨菲说那时“无人知晓这是AI还是真人”。多家唱片公司向她伸出橄榄枝。9月,由格芬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前总裁尼尔·雅各布森(Neil Jacobson)创立的独立音乐公司霍尔伍德传媒(Hallwood Media)以数百万美元签约金,将Xania Monet收至麾下。
“我们不打算投靠大厂,因为它们有太多繁文缛节,”墨菲表示。根据合约,琼斯将保留Xania Monet的录音与歌曲所有权(尽管AI相关版权问题仍有待厘清),霍尔伍德将负责营销与发行,并为Xania Monet后续的录音制作提供资金。
现场演出方面,墨菲和琼斯计划与真人乐手组建伴奏乐队,Xania Monet将以全息影像担当主角。“我只希望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明白这些作品源自一个真实生命的故事。”墨菲特别强调,Xania Monet的风格迥异于当下唱片业追逐的那些旨在迎合TikTok传播的洗脑副歌。相反,她的作品以深刻叙事见长,能让听众长久追随。
目前,这位AI歌手在Spotify上的月均听众已超百万。多支TikTok与YouTube视频播放过百万次。墨菲称,Xania Monet每周流媒体播放量约为600万次,9月,其中一首单曲还登上了公告牌(Billboard)R&B数字歌曲销量榜。公告牌估算,其作品在不到两个月内已收入逾五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墨菲称,由于市场对AI内容的限制,Xania Monet尚未进入任何主流平台的推荐歌单。这一切成绩,完全靠自身传播而来。
目前,琼斯团队正与OpenArt合作。该公司由谷歌前员工创立,支持一键AI生成MV。它最近发起了一项MV创作竞赛,参赛者可使用其工具为歌曲制作影像。那晚在曼哈顿与我畅谈的创作者们,未来将担任赛事评委。
会场中另两位年轻创作者埃里克·苏雷兹(Eric Suerez)与亚当·瓦瑟斯坦(Adam Vaserstein),正是热门账号“毒舌奶奶” (Granny Spills)的幕后推手。借助AI,他们塑造了一位穿粉色、婚史丰富、热衷奢侈品的奶奶形象。视频中,她拎着粉色铂金包,乘坐定制直升机或粉色劳斯莱斯,风趣地鼓励观众“嫁给有钱人”。该账号自7月登陆Instagram以来,已收获近200万粉丝。一条留言总结得恰到好处:“这是谁家的奶奶?我嫉妒了???”
两人的最终目标是为该账号承接品牌赞助,将老奶奶打造成职业网红。苏雷兹与瓦瑟斯坦还运营着社交媒体内容公司Blur Media Group,已签下数笔五位数的赞助,并在为旗下AI网红构建商业案例。此外,他们还通过Meta和YouTube的创作者基金获得收入,这两大平台对AI内容展现出包容姿态。
起初,两人之所以拥抱AI,是因为视其为对既有社交媒体业务的潜在威胁。苏雷兹运营的街头采访账号每月最多产出30条视频,而毒舌奶奶每月能发布150条内容。
为覆盖短视频市场中各类细分人群,他们又孵化出了不同AI奶奶与AI孙辈的频道。例如,毒舌奶奶“孙女”的频道专做美妆测评。他们希望抢先布局AI领域,并表示已在向创作者朋友提供相关咨询,不过仍有部分创作者持观望态度。
谈到AI,墨菲表示,“不要逃避或试图阻挡它,要学会把它当工具,用它提升技能,打磨自己的天赋与才华。如果你是制作人,它能让你更擅长制作;若你是歌手,它能帮你唱得更好。一味逃避抗拒,只会让你被时代抛弃。”
离开那场沙龙时,我既激动又有些震撼。这些AI创作者积累粉丝与取得商业回报的速度令人惊叹。这些AI表演者幕后的真人强调,他们并非一键生成视频或歌曲随即发布,而是会反复打磨角色设定、音色与视觉呈现。AI产出必须经过精细润色,才能成为爆款。
然而不可否认,AI正在大幅降低行业门槛,而平台对这类内容普遍宽容,使得有关“AI是福是祸”的自我反思显得无关紧要。即便评论区有人指出作品为AI生成,观众似乎也并不在意,他们只关心内容本身是否精彩。如今,AI角色已经在积累品牌认知,收获忠实粉丝。未来,它们只会更加无处不在。编辑/陈佳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