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安厅发布电诈预警 这4类诈骗高发 市民谨防“钱袋子”失守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电诈预警

这4类诈骗高发 市民谨防“钱袋子”失守

每日甘肃网11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1月15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例预警,揭露近期高发的网络刷单、虚假交易、婚恋交友、虚假红包等4类诈骗手法,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范意识,守好“钱袋子”。

刷单返利藏陷阱 免费礼品勿轻信

  近日,市民A女士收到一条“加微信送吹风机”的短信,添加好友后被引导进入某刷单网址。对方称完成刷单任务即可全额返现并赠送吹风机。A女士按其要求下单高价商品并完成好评,对方却以需再刷5单为由拒绝返现。A女士察觉被骗后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本身即属违法,所有“动动手指就赚钱”“免费送礼品”的广告均为诈骗诱饵。请广大群众勿贪小利,牢记“一切刷单皆诈骗”。如不慎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游戏皮肤免费领?未成年人成目标

  B学生在玩手机游戏时,看到有人发布“免费送游戏皮肤”的广告,添加对方QQ后,被诱导关注某账号。B学生未收到皮肤,对方又发来收款码,称“转账8000元即可领取并全额退款”。B学生转账后未获皮肤与退款,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反诈骗教育,告诫其勿信“免费送皮肤”“扫码领礼包”等网络诱饵,切勿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军医”诱导投资 女士被骗巨款

  C女士通过某交友软件结识一名自称军医的男子,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后,对方以共同理财为名,引导其在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操作。初期小额投入获得返利后,C女士加大投资,结果资金全部损失,对方仍以保证回本为由继续诱骗。C女士最终识破骗局并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此类“杀猪盘”诈骗往往以婚恋为名,诱骗受害人在虚假平台投资,具有周期长、金额大、欺骗性强等特点,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扫码领红包?当心余额被转空

  D学生在微信群中看到“扫码领双11红包”信息,使用父亲手机扫码后,对方以“转账1元返10元”为诱饵,引导其填写家长手机号、银行卡号及验证码,导致账户内余额全部被转走。

  省反诈中心提示:诈骗分子常利用“明星签名照”“红包返利”等方式引诱未成年人,进而盗刷家长账户。请家长加强教育,提醒孩子不轻信网络广告、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绝不泄露手机验证码。

  记者 颜维俊

责任编辑:任彩玲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