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AI编程工具的收费化已成行业不可逆转趋势。从国际主流平台到国内新兴产品,几乎全面告别“免费午餐”,转向“订阅制+按量计费”的商业化路径。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豆包编程正式推出收费方案,个人“Coding Plan”首月定价9.9元,后续按tokens计费。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内AI编程工具市场正式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纵观全球市场,GitHub Copilot、Cursor等主流工具早已建立起分层收费体系,从个人开发者到企业用户,均需为AI编程能力付费。
这股收费浪潮看似挤压了开发者的工具选择空间,实则催生了软件开发模式的深层思考——当AI编程成本上升,企业是否应该重新评估其数字化转型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中专注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300830.SZ)引起关注。作为深耕电力、铁路、石化等行业的软件服务商,金现代凭借“轻骑兵”低代码平台的技术积累与行业Know-how,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互补性大于直接竞争
从产品定位来看,金现代的核心赛道是企业级低代码/无代码平台,与豆包等AI编程助手有着本质区别。低代码平台通过可视化工具快速构建应用,降低编码门槛;而AI编程助手则侧重于辅助代码生成与优化,仍需专业开发人员参与。两者在软件开发链条中分处不同环节,形成互补而非直接竞争关系。区别在于低代码解决开发效率问题,AI解决的是代码质量与复杂逻辑问题,两者存在互补性大于直接竞争的关系。

数据来源:金现代官网
当下市场AI编程助手开始收费,这增加了专业开发者的个人工具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要大规模采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此凸显金现代“低代码平台”的价值。低代码平台的目标用户是“平民开发者”(业务人员、实施顾问等),通过图形化拖拽就能快速构建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对专业编码能力的依赖。当AI编码工具变贵时,企业会更倾向于采用低代码平台来降本增效,尤其是在那些业务逻辑相对固定、变化不快的行业(如电力、铁路),这些行业也是金现代主要深耕的领域。但如果金现代在“AI+低代码”的融合上步伐缓慢,竞争对手尤其是大型云厂商如阿里、腾讯旗下的低代码平台率先实现了强大的AI功能,那么金现代同样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此外,相较于阿里、腾讯等巨头的低代码平台,骑兵低代码的开发者社区规模较小,第三方插件数量不足,生态协同效应与之相比也会较弱。同时,也不能排除大型企业客户在IT预算上可能会在“AI编程工具”和“低代码平台”之间做权衡。虽然两者互补,但预算总是有限的。

豆包等AI编程助手收费,对于金现代更像是一剂“催化剂”。它迫使市场和企业重新审视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路径,从而更加重视低代码平台的价值。那么,当前金现代的低代码业务业绩成色如何?
增速亮眼但体量尚小
从财务数据看,承载“轻骑兵”平台的标准化软件业务成为金现代的亮点。

数据来源:半年报
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86.83万元,同比增长22.62%。这一增速在金现代整体营收下滑13.83%的映衬下尤为突出。标准化软件产品的毛利率达57.71%,显著高于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35.53%)。这印证了公司向标准化、高毛利产品转型的战略正确性,有助于改善整体盈利结构。
尽管增长迅速,但标准化软件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仅为18.8%。这意味着,金现代基本盘仍然严重依赖于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的定制化项目。轻骑兵平台目前更像是一颗“种子”,虽然发芽生长势头良好,但尚未长成能够支撑公司业绩的参天大树。
除此以外,半年报显示金现代轻骑兵平台的客户生态名单华丽,但行业渗透有待深化。目前金现代平台客户已覆盖电力、航天、金融、制造业、轨道交通、通信等众多行业。典型客户包括航天科工集团、华能集团、重汽集团、、、、中粮集团、等各行业龙头企业。这份名单表明轻骑兵平台的产品能力已经获得了不同领域大型企业的初步认可。但深究下去,存在两个关键问题:行业纵深不足及复制性存疑。
轻骑兵平台除了在电力、军工等传统优势领域凭借原有客户关系自然延伸外,在新增的制造业等领域(如广汽、福田、青岛啤酒),目前更多是“点”的突破,尚未形成在某一细分制造行业(如汽车、食品)内大规模、可复制的“面”的覆盖。企业级软件资深投资人徐良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拿下行业龙头作为标杆案例是成功的第一步,但这类项目往往伴随大量的定制化二次开发。如果基于轻骑兵的二次开发工作量过大,其‘标准化’带来的高毛利优势可能会被侵蚀,最终又变相地回归到项目制模式。”
总之,当前金现代轻骑兵平台业务虽然增速领先传统业务,但基于当下体量及持续性还无法判断是否能进一步打开业务天花板。
主业承压明显
与“轻骑兵”业务增长形成鲜明对比,金现代主营业务持续承压。
金现代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97亿元同比下滑23.1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4296.4万元,同比下滑幅度扩大至38.07%,较上半年13.83%的降幅进一步加剧,这与主业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密不可分,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19.92%。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面临的市场压力正在持续升级。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
从软件行业业务季节性特征来看,金现代收入确认集中于第四季度,前三季度通常占比较低。不过,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占2024年全年营收3.12亿元的比例为44.2%,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对此,徐良对界面新闻指出:“金现代核心客户集中于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相关行业信息化预算收紧,项目招标延迟导致公司订单落地节奏放缓,这是营收下滑的核心原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最近三年金现代第三第四季度的营收趋势可以看到,公司正在经历业务体量萎缩,虽然目前第四季度的营收数据还未披露,但从第三季度的数据表现来看,短期很难取得反转。
金现代长期聚焦电力、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客户集中度较高。从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关联关系看,公司业务与特定行业体系绑定较深。今年以来,受地方财政压力及电力行业投资节奏调整影响,相关领域信息化需求出现阶段性收缩,直接导致公司订单获取难度加大。
利润端方面,金现代利润表现呈现“账面改善、实质承压”的特点。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680.9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11.83万元同比收窄5.9%,看似有所改善,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达到4418.21万元,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在弱化。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研究部
非经常性损益则成为金现代利润改善的主要推手。前三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37.24万元,其中政府补助473.75万元、委托理财收益374.66万元,占净利润绝对值的20.03%。“公司核心盈利指标仍未转正,依赖非经常性损益的特征明显,这一状况若持续将影响投资者信心。”徐良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软件企业,研发投入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但金现代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477.0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968.28万元大幅下降41.74%。公司解释为“产品研发进入新阶段,整体研发投入有所减少”,但这一降幅远超营收下滑幅度,可能影响技术迭代速度,尤其在低代码等技术快速迭代的领域,投入不足将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面对业绩压力,金现代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十字路口。短期看,第四季度作为传统营收确认旺季,若电力、政务领域订单能够顺利落地,有望带动全年营收降幅收窄。但长期而言,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改善仍需依赖低代码业务的规模突破。
“金现代面临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徐良指出,“一方面要守住传统优势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加速低代码业务的商业化落地。在AI编程收费的催化下,市场给予低代码平台的时间窗口不会太长。”
市场在关注金现代低代码故事的同时,还应关注其标准化软件收入占比是否持续提升、毛利率是否保持稳定、研发投入是否回归合理水平,以及传统业务订单是否出现回暖迹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