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推出关税政策时,汽车制造商们一度认为这将是场灾难。但即便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了关税,如今对车企而言,整体形势却还算乐观。
多数汽车制造商 —— 即便美国本土车企也不例外 —— 都会进口部分整车及大部分零部件。但随着关税被逐步取消,车企此前预估的高额成本压力已有所缓解。
对车企利润而言更重要的是,未达燃油效率标准的经济处罚几乎已不复存在。这些因监管政策调整节省的资金,最终可能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
总体来看,有观点认为,汽车行业的利润最终可能会超过特朗普 1 月上任前的水平。这一结果颇为出人意料 —— 毕竟近年来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而特朗普终止了他们原本依赖的联邦电动汽车扶持政策,曾让这些投资面临风险。
“目前形势无疑是有利的,” 独立汽车分析师杰夫・舒斯特(Jeff Schuster)在谈及 3 月首次宣布汽车关税以来的变化时表示,“影响因素太多,很难单独拆分来看,但情况肯定比所有人预期的要好。”
关税成本未及预期糟糕
当特朗普宣布计划对所有进口汽车(包括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车型)征收 25% 关税时,汽车制造商们几乎陷入恐慌。因为所有车企在美国组装厂生产时,都依赖进口零部件,且几乎所有车企都会从这两个邻国进口产品。福特 CEO 吉姆・法利(Jim Farley)当时称,这些关税 “将给美国汽车行业造成前所未有的打击”。
但最终结果并未如他们担忧的那般糟糕 —— 特朗普几乎立刻就采取措施,降低了关税最严重的影响。和福特此前曾预估每年将因此增加数十亿美元成本,如今两家公司都下调了这一预期。通用汽车上月将 50 亿美元的成本预估下调了 5 亿美元;福特则将 2025 年的关税成本预估减半,从 20 亿美元降至 10 亿美元。
公布第三季度亏损 10 亿欧元(约合 13 亿美元),并表示今年关税可能使其损失高达 58 亿美元。但部分亏损源于其欧洲电动汽车业务的其他问题,以及保时捷的重组计划。
尽管关税确实侵蚀了车企利润,但各家公司的业绩仍超出了预期。例如,通用汽车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原本预计下降 23%,实际仅下降 5%;即便大众的亏损,也不到预期的四分之一。
即便是亚洲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也成功挺过了这场风波 —— 因为他们在美国销售的车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
CEO 何塞・穆尼奥斯(José Muñoz)今年 9 月在纽约对记者表示,即便面临美国关税,美国仍是现代利润最高的市场,而非韩国;他预计这一局面将持续。
“关税仍是阻力,”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但到目前为止,车企们消化得不错。”
此外,若美国政府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新贸易协议,关税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 这两个国家是美国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两大主要来源地。
近期,安大略省资助了一则广告,其中播放了前总统罗纳德・里根 1987 年的反关税演讲,特朗普因此暂停了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但专家认为,未来双方仍有可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协议。
与另一个进口汽车来源国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也将有助于降低关税成本 —— 这不仅利好现代和起亚,也对通用汽车有利。通用汽车部分低价车型,正是在韩国生产后供应美国经销商的。
关税影响的减弱,也让购车者从中受益。
车企并未将增加的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至少没有直接转嫁。不过,车企也采取了一些低调措施弥补部分关税成本,例如:原本包含在车价内的配置开始单独收费,或停止生产利润较低的车型。
因此,根据埃德蒙兹(Edmunds)和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预估,目前新车平均售价约为 5 万美元,仅比去年同期上涨 4%。
监管政策调整带来巨额节省
尽管政府政策相关的新闻头条多被关税占据,但汽车制造商还获得了一项较少被关注的 “意外之财”:违反排放标准的经济处罚已被取消。
过去,车企若销售过多燃油车,会通过向等 “排放不达标企业”(此处指排放量低于标准、可获得监管积分的企业)购买所谓的 “监管积分”,来规避罚款。
但今年 7 月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取消了这些处罚,为车企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福特 CFO 雪莉・豪斯(Sherry House)上月对记者表示,公司不再需要购买未来计划中的 25 亿美元监管积分。
艾夫斯表示,无需再购买积分,有望使每辆车的制造成本降低 3% 至 5%。此外,车企还可增加高利润大型卡车和 SUV 的销量 —— 此前这些车型的产量因排放标准而受限。
事实上,福特已宣布,2026 年将把 F-150 和 F 系列超级皮卡的产量提高 5 万多辆,以满足市场需求。通用汽车也透露,计划将密歇根州某工厂的生产方向从亏损的电动汽车,转向利润更高的燃油车。
“随着监管成本消失,行业的健康状况比所有人预期的都要好,” 舒斯特表示,“短期前景比 4 月份时乐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