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接受股份有限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双方就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成本管控措施、低介电电子细纱产品进展及行业近期动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敦霞及财务部、运营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参与接待。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鲍荣富、张蒙幻 |
| 时间 | 2025年10月31日 |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敦霞 财务部、运营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 |
三季报业绩:营收净利双增长 前三季净利同比大增273.53%
调研会上,黄敦霞首先介绍了公司2025年三季报核心数据。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13亿元,同比增长1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3.5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2.60亿元,同比增长18.30%;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67.66%。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聚焦玻纤及复合材料主业,通过市场开拓、强化管理及成本管控等举措,在行业竞争中实现了盈利水平的显著提升。
现场交流聚焦三大核心议题:成本管控、产品布局与行业动态
成本管控:百项降本举措落地 新产线将进一步降低电子细纱成本
针对投资者提出的“第三季度盈利水平环比下滑、期间费用上升”问题,公司坦言正通过多维度举措深化成本管控。具体包括实施三年降本方案、推进老旧产线升级改造,引入自动化设备及先进生产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推行超百项降本控费举措,并通过内部改革、组织架构优化及人员结构精简,有效控制了管理费用。
此外,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新的细纱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投产后,电子细纱的生产成本将实现显著降低,为后续盈利增长奠定基础。
低介电电子细纱:5G与AI驱动需求 二代产品市占率稳定
在低介电电子细纱产品方面,公司介绍,该类产品为5G高频通信关键材料,技术门槛较高。公司凭借前瞻性研发布局,相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及5G高频通信用关键透波部件。当前,AI技术驱动下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对高速PCB需求激增,进一步拉动低介电(LDK)玻璃纤维需求。
公司表示,目前LDK一代与二代产品在性能和生产稳定性上均实现有效提升,二代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5G及AI通信设备对低介电、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增长需求。
行业复价背景:原材料成本上涨 企业集体传导成本压力
针对“行业多家企业发布复价函”的问题,公司指出,此次行业复价主要受贵金属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影响,国内玻纤企业通过集中发布复价函传导成本压力,以修复盈利水平。
本次调研中,公司与天风证券就行业趋势、公司战略等进行了充分沟通,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相关规定,未出现重大信息泄露。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